9月28日对对配,云浮建市31周年。
今年是云浮“奋进第二个30年”的第一年,是广东省推动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”实现三年初见成效关键之年。作为一个年轻的地级市,又是粤东西北欠发达城市,云浮应该如何抓住“百千万工程”的机遇,走好下一个30年的开端?
时间回到去年9月,省委书记黄坤明来到云浮罗定市长岗坡渡槽,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,要继续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,继承紧紧依靠群众、广泛发动群众的优良传统。
今年5月7日,云浮市委书记卢荣春带上市四套班子,到长岗坡接受了一次特别的党性教育。2天之后,云浮市 “百千万工程”三年初见成效攻坚大会召开,卢荣春面对全市领导干部,提出“拿出当年我们先辈们建设长岗坡渡槽的精气神,攻坚克难、坚定信心”。
栉风沐雨四十载,长岗坡渡槽依旧保存完好,成为罗定人民不可磨灭的奋斗记忆。 唐勇军 卢志科 摄
接下来的几个月里,弘扬“为民、担当、实干、廉洁”的长岗坡工作作风成为云浮各地的高频词,也成了云浮加力推进“百千万工程”的动力源。粤东西北首所“北师大系”学校在云浮动工建设;云浮市新兴县上榜“2025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”;广东微容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再次登上《2025全球独角兽榜》;云浮市入选“联合国可持续城市标准示范区”综合试点城市……
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岗坡。云浮上下发扬长岗坡作风,打开新的发展态势。
“百千万工程”就是今天的长岗坡
北看红旗渠,南看长岗坡。
全长5200米,132个跨拱,建成44年来,每年将相当于28个杭州西湖的水,从泷江河、太平河引入金银河水库,至今为周边5.92万亩农田和60万人口供水。这个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人工建设起来的精巧工程,至今零渗漏、零大修,槽水奔涌、不舍昼夜。
长岗坡渡槽的水滋养了一方沃土,曾经久旱龟裂的8万多亩荒地变成了良田。 唐勇军 卢志科 摄
缺钱缺物资,就以计算尺和算盘进行精密计算,引入中国传统的肋拱设计;没有起重机和传送带,干部群众以脊梁为支架,用肩挑人扛接力运输;万人大会战有条不紊地配合,以严丝合缝的石砌工艺筑起槽墩和槽身,完成无间断的高空浇筑混凝土……
回望当年,“为民、担当、实干、廉洁”的工作作风熠熠生辉。
云浮市“百千万工程”三年初见成效攻坚大会上,卢荣春说:“面对任务要求、面对现实差距,必须清醒认识到,云浮已经没有任何退路,正视问题、攻坚克难、奋起直追是我们唯一的选择。”“聚焦‘百千万工程’为谁而干、为谁而战、怎么干,知耻后勇、奋起直追、迎头赶上”。会上明确提出,要永葆“为民、担当、实干、廉洁”工作作风,聚力攻坚“百千万工程”。
遇到发展瓶颈,想想长岗坡;碰上工作难题,想想长岗坡。彼时的云浮,把实现“三年初见成效”目标任务当作一场没有退路的攻坚战,当成了今天云浮的“长岗坡”。
郁南县建城镇冷水村党支部书记余洋明说:“长岗坡渡槽的修建,是党领导下干群同心同德、善作善成的生动实践,为我们推进‘百千万工程’省典型村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。在冷水村建设中,我们始终坚持党建引领、干群一条心,面对基础设施薄弱和产业同质化等难题,党员干部带头冲锋,通过‘党支部+合作社+农户’模式整合资源推动发展。我们将继续弘扬长岗坡工作作风,让群众真正成为建设的参与者和受益者。”
长岗坡渡槽的修建,是当年水利建设艰苦岁月的真实写照。现如今,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2023年4月全面开工,计划 2030 年全线通水,建成后惠及粤西1800万人口。广东粤海粤西供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清华说:“如今技术巨变,精神不变。通过全面信息化、动态监测、无人机智能巡检等科技手段,为这项工程质量、安全管理保驾护航,不断提升水利行业的智能化水平——这和长岗坡渡槽建设一样,都是为了更好地筑牢民生基础、护航百姓生活。”
长岗坡渡槽下,孩子们在田间地头自由自在地放风筝。 唐勇军 卢志科 摄
位于云浮的广东微容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,是粤东西北首家独角兽企业。公司技术员粟叶辉说:“长岗坡作风,是攻坚克难的关键。在技术创新方面,我们团队完成封端工序技改,推动节水节电项目效果显著,实现年节电数百万度;研发的排片装置荣获多项专利。我们要凭实干开路,把关键技术把握在手里对对配,努力推动新的突破。”
几个月间,当地拍摄的《情系长岗坡》系列微电影微短剧在央视频等平台展播,渡槽建设者及牺牲民工家庭代表参与创作互动,以干部群众倍感亲切的宣传形式,让长岗坡作风深入人心。
从“万人大会战”到“互助工作队”
乡村振兴的核心在于人的振兴,推进实施“百千万工程”的主体在人。
当年的长岗坡有“万人大会战”,先辈们建设长岗坡渡槽的精气神,滋养着今天的云浮“百千万工程”。现而今,“互助工作队”,作为云浮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载体,汇聚党员骨干、专业合作社成员、热心群众等组成的志愿服务者,他们义务投身于村务治理,践行着新时代文明实践理念。
盛夏,从云城区沿着265省道驶向天马山,走过约10分钟的盘山山路后,云城街道土门村新屋自然村在起伏的林带里隐约可见。
2024年以前,新屋自然村整体仍是“有新屋没新村”,去年,土门村新屋自然村组建了由农村退休老党员、老村支书、老教师和热心公益的村民等11人组成的互助工作队,白天走村入户,晚上开会研讨,征求村民的一致同意,要在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中抢抓机遇。今年尤其是近几个月以来,在互助队员的示范带动下,村民们通过宣传宣讲、现场体验等系列文明实践行动,发动全家老少齐上阵,从“旁观者”变成“参与者”,大力支持和配合乡村整治各项工作,乡村面貌焕然一新。
在罗定市金鸡镇坪塘村,流动着由互助工作队组成的一抹抹“志愿红”。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员们在烈日下逐家逐户上门宣讲政策,凝聚合力,让群众成为推进“百千万工程”的参与者、建设者、受益者。
《南方》杂志记者从云浮市“百千万工程”指挥部获悉,云浮市各互助工作队成立后,累计开展互助活动31.9万场次,发动队员346.4万人次,开展各类文明实践5.3万多场次,受众163万余人次。
长岗坡党恩如泉广场。供图:云浮市委宣传部
群众做给群众看,群众事情群众办,党员带头干、群众跟着上,事必可为。当前,云浮正进一步加强对互助工作队统筹指导,完善动态管理制度,强化教育培训,以及配套完善落实典型户培育、积分激励关爱等工作机制的政策措施,强化典型选树,营造浓厚氛围,示范带动更多热心人士加入互助工作队。
云浮市郁南县新塘村互助工作队成员开展环境整治活动。图源:人民日报
云浮“互助工作队”品牌持续推进同时,云浮市云城区的“好人队伍”品牌更早前萌芽了。这里聚焦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,激活社会各方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,聚合社会各类资源,组建基层治理领域“好人队伍”,充分运用人缘、地缘、情缘的有利优势,化解一系列基层治理难题,探索过程中提炼出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云城样本的群众工作方法。
从“万人大会战”的集体记忆,到“互助工作队”“好人队伍”的时代行动,云浮正以文明实践为统领,以互助共建为路径,不断夯实“百千万工程”的群众基础,推动形成人人有责、人人尽责、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新格局。
打好翻身仗 跑出加速度
干群一心,其利断金。在这场事关云浮未来的攻坚战中,云浮全市上下正拿出当年建设长岗坡渡槽的精气神,以“功成不必在我、功成必定有我”的境界,全力打好这场翻身仗。
几个月来,云浮面貌和精气神都有了更大的提升,跑出推进“百千万工程”加速度。
云浮全市上下巩固深化“政银企村(户)”共建模式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,出台升级打造“政银企村(户)”共建模式2.0版方案,全面推进700条试点自然村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项目落地建设。
截至2025年6月,云浮全市实有经营主体增至21万户、同比增长35.73%,增速排名全省第1,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位次中实现“三连升”,连续三年净增超1万户。
8月底,云浮正式入选“联合国可持续城市标准示范区”综合试点城市,高标准打造绿色国际化城市。9月,云浮宣布提前完成“无废城市”28项建设指标和54项体系建设任务,建成8个重点工程项目和61个“无废细胞”,“无废城市”的蓝图正逐步转化为生态与发展双赢的生动现实。
而今,站在云浮建市31周年的新节点上,云浮市委以重温长岗坡作风为契机,为攻坚“百千万工程”,为奋进第二个“30年”凝心聚力。
长岗坡纪念馆。唐勇军 卢志科 摄
《南方》杂志推出《红色长岗坡》增刊,对长岗坡红色资源进行抢救性发掘,并结合党的创新理论进行重新解读,转化成深入推进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”的力量。
长岗坡作风的再重温,云浮攻坚克难的再动员,一切都恰逢其时。
长岗坡作风为这场攻坚战注入了强大动力。全市各级干部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,聚焦高质量发展和“百千万工程”等重点任务,制定详细的作战图和时间表。一方面集中力量攻坚“三清三拆三整治”、农房风貌提升等难点问题,另一方面统筹推进产业经济发展、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,全面提升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水平。
长岗坡渡槽景区成为游客的休闲区。供图:云浮市委宣传部
在接受《南方》杂志记者专访时,卢荣春直言:“在新的历史节点,云浮承认暂时落后,但不甘为人后,坚定立起‘小块头也要有大作为’的云浮志气,聚力奋进第二个‘云浮30年’,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云浮贡献。”
直视差距,追赶目标,云浮正在以长岗坡作风为精神动力,以人无我有、人有我优,人一我十、人十我百的精气神,以等不起、坐不住、慢不得的紧迫感,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东实践的云浮新篇章。
扫码阅读《红色长岗坡》增刊
《南方》杂志全媒体记者、南方+记者丨杨洋 许俊仟
【本文责编】蒋玉
【频道编辑】陈地杰 史成雷
【文字校对】华成民
【值班主编】影子 刘树强
【文章来源】南方杂志党建频道
炒股杠杆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